首页 > 新闻资讯

中国古代、近现代与建国后的煤炭开采对比

发布时间:2025-03-18 17:54:02 作者:竞技宝测速入口

  先秦时期:辽宁沈阳新石器晚期遗址发现有大批用雕漆煤雕刻的环、玦和圆珠,说明中国在此时已开始利用煤炭。周代煤炭的地下开采开启,不过开采技术较为原始。

  秦汉时期:汉代用煤作为燃料,河南巩县铁生沟西汉冶铁遗址和郑州古荥汉代烘范窑出土有煤块和煤饼,采煤技术有所发展,常沿露头挖掘,也有开凿直井。曹魏时武安城已有深八丈的煤井。

  唐宋时期:唐代煤的开采以长安和太原两地最盛,唐文宗开成五年,日本学问僧路过山西时,见到晋山到处堆积着采出的煤,行销远近诸州。宋代用煤炼铁已较普遍,煤的开采区域扩大,河东(今山西省)、陕西、京东、京西(今河南省)诸路煤的开采兴盛。宋代已积累丰富的煤矿地质知识,称煤层为 “炭脉”,露头为 “炭苗”。

  明清时期:炼铁和烧制陶瓷砖瓦使用大量煤炭,煤的开采远超于以往各个时期,许多重要煤田在明代和清代前半期都已被发现和开采。明代已掌握找煤的科学方法,包括观察岩石、寻找露头、进行煤层对比等;为取得优质煤,向较深地层开采,有的立井深达 200m 以上。在井巷布置、支护、通风、排水等方面也形成了一定的技术体系,且已知煤层内有瓦斯。

  晚清时期:1878 年,我国第一个近代煤矿基隆煤矿在台湾诞生并投产,这标志着中国近代煤矿业的开始兴起。随后,开平煤矿、抚顺煤矿等大型煤矿也相继建立。这一时期,煤矿开采开始引进一些机械设备,如提升绞车、通风机等,但整体上仍处于机械化的初级阶段,很多作业过程还依赖人工。例如,井下的煤炭采掘主要是依靠工人使用简单的工具进行,运输也主要是人力或畜力拉车。同时,由于清政府的腐败和技术、资金的限制,煤矿的生产效率较低,安全状况也较差。外国资本也借机进入中国,参与煤矿的开发和经营,对中国的煤炭资源进行掠夺。

  民国时期:煤炭工业有了一定的发展,但仍面临诸多困难。一方面,国内工业的发展对煤炭的需求持续不断的增加,推动了煤炭产量的增长;另一方面,由于技术水平有限、资金不足以及社会动荡等因素,煤炭开采的效率和安全性仍然较低。在技术方面,虽然一些煤矿开始采用更先进的采煤设备,如小型采煤机等,但整体机械化程度不高。在管理方面,煤矿的经营管理较为混乱,缺乏科学的管理体系。同时,战争的频繁爆发对煤矿的生产造成了严重的破坏,许多煤矿被迫停产或减产。

  恢复时期(1949 年 - 1952 年):新中国成立之初,以最初接管的 200 多处小型煤矿为基础发展煤炭工业。中央人民政府燃料工业部于 1949 年 11 月召开全国煤矿会议,决定推行长壁式采煤法,提高了采煤效率,降低了资源损失和伤亡事故。这一时期主要是对旧煤矿进行恢复和改造,以满足国家建设对煤炭的需求。

  快速发展时期(1953 年 - 1978 年):“一五” 计划开始后,我国煤炭工业通过不断改造旧煤矿、建设新煤矿,煤炭产量逐步的提升。1953 年至 1957 年改造和扩建老矿井时期,在开采技术上推广了长壁后退式采煤法,回采工作面采取电钻打眼放炮,刮板输送机运煤,部分矿井使用截煤机和联合采煤机。到 1978 年,全国煤炭产量达到 6.18 亿吨。

  我国煤炭工业机械化、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程度不断的提高。1989 年,全国煤炭第一条光通信线 年,兴隆庄矿建立了采用千兆工业以太环网实现三网合一的综合自动化系统。煤炭产量持续增长,2013 年达到 39.69 亿吨。同时,大规模的公司兼并重组持续推进,煤炭企业改革发展步伐加快。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慢慢的提升,煤炭开采技术进一步提升,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数字化技术快速推进,使得矿井生产效率逐步的提升,安全事故发生率越来越低,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水平也迈上新台阶。


相关 文章
相关 产品
竞技宝测速入口